《月球之謎》課例研究
月球之謎
一、談話導入
師:同學們,看到這幅圖片,你想到了什么故事?
生:嫦娥奔月。
師:是的,這是個美麗的神話故事,古往今來,月亮正是因為它的美麗皎潔被人們賦予了動人的故事,它也因此充滿了神秘,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。讓我們來學習第22課,月球之謎(板書)
生:齊讀課題。
師:月球到底有怎樣的謎呢?(板書問號)我們還要在課文中尋找答案。請大家打開課文93頁,自由讀課文,注意讀準字音,讀通句子,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次,開始吧。
二、初步感知,知曉生詞
生:讀課文。
師:巡視,觀察。
師:剛才看大家都讀得很認真,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還做了記號,這個習慣非常好。那這些詞語一定也難不倒你們了。我請同學來當當小老師。
懸掛 皎潔 遐想 奧秘 努力 細菌 土壤 水藻 一項研究 估計
生:帶讀詞語。
師:及時糾正、指導。
(去拼音,小火車再次朗讀,全班朗讀一次)
師:光會讀還不夠,有誰知道“皎潔”是什么意思嗎?不著急,跟著我來欣賞一下月色,你馬上就知道了。
師:播放PPT
生:欣賞月色。
師:誰能來形容一下剛才看到的月色是什么樣的?(它的顏色啊,給你的感覺)
生:很潔白、很純凈、很明亮
師:是的,像這樣明亮而潔白的月光,就叫做——皎潔。所以,我們的祖先在造這個“皎”字的時候,特意用“白”做了偏旁,看到如此美麗而皎潔的月光你會想到些什么呢?
生:月亮上有嫦娥和玉兔嗎?
師:浪漫的想象。
生:月亮上會有什么東西呢?
師:具有探索性的想象。
生:我還想到了月餅。
師:哦,形象的想象。其實,看到這皎潔的月光,不光我們會產生這樣的想象,古人看到月光時,也產生了無窮無盡的想象,有詩為證。大詩人李白看到美麗的月色,他寫到:
生: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
師:他看到月亮的樣子好像白玉盤,于是他又寫到:
生:小時不識月,呼作白玉盤。
師:詩人張九齡面對著大海上徐徐升起來的明月,不禁感慨道:
生: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。
師:大詞人蘇東坡拿著酒杯問明月:
生:明月幾時有,把酒問青天。
師:古人對著月亮可真是浮想聯翩啊。看來我們和古人的想法是一樣,面對月亮,都會產生這么多悠遠的思索和美好的想象,這就叫——遐想。
生:齊讀。
師:這種遐想是非常美好的,讓我們再讀一讀。
生:齊讀。
師:剛才我們理解了“皎潔”和“遐想”,現在老師把它們放到課文的句子中去,看看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種美麗的意境讀出來。
師:出示課件:夜幕降臨,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,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!
(齊讀——指名讀——教師范讀——配樂朗讀。)
師:面對月球之謎,人們產生了很多的疑問,比如說,月球是從哪兒來的?
生:上面有些什么東西?它跟地球一樣嗎?
師:這三個問句我請同學來讀一讀。
生:朗讀句子。
(指名讀、齊讀)
師:這些疑問,美好的遐想,都吸引著我們去探索月球之謎,古往今來,人們有沒有放棄過?
生:沒有。
師:出示:古往今來、、、、、、巨大的努力。
生:齊讀。
師:美麗的月球帶給我們許多許多,現在請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。
生:讀課文。
(男女比賽朗讀)
師:學到這里,那么課文到底向我們介紹了哪些月球之謎啊?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3——6自然段,找一找月球之謎。開始吧。
生:找到句子(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能力?)
師:我們看到這個句子,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,酈老師把它概括成四個字——殺菌之謎,那么接下來你還找到了什么謎呢?
生:可能讀到句子
師:你能夠像老師這樣用幾個字概括一下嗎?
生:植物之謎,生長之謎、、、、、、
師:非常好,我們把它寫成——植物生長之謎。
師:還有什么謎呢?
生:火山之謎、巖石之謎、、、、、、
師:我們班同學很厲害,都學會概括了,但是到底是什么謎呢?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第6自然段,你就知道了。
生:讀課文。
師:聯系上文,我們看到這個謎是關于月球的?
生:年齡。
師:非常好,著就是年齡之謎。
師:我們找到了殺菌之謎、植物生長之謎、年齡之謎。月球之謎僅僅只有這3個嗎?
生:不是的,還有很多。
師:你們從哪里看出來的呢?
生:課文中有一串省略號
師:表示什么意思?
生:還有很多月球之謎。
師:是啊,還有很多的月球之謎等待著我們去發現,去探索,同學們可以課后再去找找相關的資料,月球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?我們下節課再來探討。下課!